缄口学惜言

莫舍己道,勿扰他心。

漫评 | 吹一波声之形

之前道听途说了一些关于《声之形》的片面信息,我个人又是最讨厌同病相怜抱团取暖的恋爱桥段,所以兴趣不高。

昨天怀着极低期待度随便看看,结果最后连片尾曲都听完了,还满心期待并不存在的彩蛋。应该说是罕见的个人评价与贵瓣评分南辕北辙的作品了,感觉大多数观众,包括我自己在前半段的时候都没有真正理解这部作品,所以忍不住码漫评吹一波。



  •  真正的故事 


如果把《声之形》视作一个讲述“霸凌者浪子回头,被霸凌者斯德哥尔摩”的故事,那么网上出现各种批判和抵制的声音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实质上,按照原作者大今良时的说法,《声之形》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想要相互了解,想要产生关系的珍贵心情”。

霸陵的剧情在整部电影中只有二十分钟左右,但由于过分戏剧化,导演在剪辑时也没能完全平衡好节奏与张力,导致观众以此为题眼,自然对后续种种展开无法理解。



稍微梳理一下。

男主石田将也乍看之下是典型的“熊孩子”,混不吝地作些小凶小恶。但在部分细节中已然表现出他的敏感特质,他在基友三人组中并非实质的领导者,害怕黄毛和胖子不和他玩,害怕失去孩子王的地位,所以要持续地做出格之事或扮演丑角。(两个基友真是全剧第二第三令人讨厌的角色)


而对于女主西宫硝子这样的听障患者,全班同学有一个非常自然的“猎奇——无法理解——令人讨厌的异类”的观感转变。孩子之间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没有情商的遮掩所以更加残酷。然后就是各种欺辱:损坏助听器、孤立与嘲讽、丢弃硝子的交流本、让硝子在合唱中出糗。这场欺辱表面的主使者是将也和女二植野,暗地中的帮凶则是除了佐原以外的所有同学。



将也的心理动机一方面是好玩,另一方面是他的社会角色驱使着他必须如此行动,可以说是无知与恐惧的合谋了,所以当硝子在被欺负后还拉住他的手,用手语比划着“我想和你做朋友”时,将也明显被惊吓到了。



随后境遇翻覆,风水轮流,硝子的母亲告状到学校,同学们一致指认,凶手将也跌入地狱,成为新的受霸凌者。这一次以正义为名,所有的凌辱都更理直气壮。

被最好的朋友推入池塘时,将也回想起他对硝子的所作所为。硝子十指相和做出“朋友”这一手势时,他是惊恐的,也是不理解的:怎样的一个人才能宽恕凶手,和凶手做朋友?

他也回想起在这种惊恐中,他怎样将硝子的交流本扔进了池塘,辜负了这份宽恕。



将也在池塘中失魂落魄的场景是一把利刃,分隔开了过往与将来,引导了之后的行为逻辑。自闭孤僻性格大变也好,拼命学手语想要赎罪也好,打工存钱试图自杀也好,都源自于负罪感导致的低自尊以及渴望了解硝子的执念


  •  大型道具人偶? 


豆瓣有评论斥责《声之形》是一部“来自健全者的傲慢之作”,认为女主硝子被塑造成了一个毫无自主意识的大型道具人偶。但这种观解实质上也充斥傲慢,好像一个人如果不以牙还牙、不反抗到底就是空洞平面的,一个人如果以德报怨、容忍恶意就是圣母伪善的。

在某种层面上,将也和硝子是很相像的,他们都面临向内与向外的困境:如何认知自己?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


他们谁都不是麻木不仁毫无知觉的,相反,硝子一直试图和大家做朋友,她一次次地递出本子,一次次地发问“你们在聊什么”,可惜她的声音传达不出去,只能对自我越来越怀疑和消极,将外界的粗暴对待视为“合理的”。如果他人没有错,那错的只能是自己。

正如作者大今在访谈中所说:


硝子无论怎样被对待也不反抗正是因为“是自己不好,所以这是没有办法的”这样的想法。硝子本人作为加害者的意识也是很强的。


将也则在进入初中后开始“不再注视周围的世界”,观众会发现在男主视角中,所有同学头上都打了叉,面目模糊。一方面,双重背叛(将也对硝子善意的背叛,朋友们对将也信任的背叛)使他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能建立起真挚的关系;另一方面,白莲花永川刻意散布将也的过往,使得将也草木皆兵,无法再承受他人的视线。



随着故事一路发展,将也终于遇到了可以真心以对的朋友永束,永束头上的叉叉剥落的镜头真的非常有意思。

硝子也渐渐接受了将也。硝子虽然能说话,但由于听障的缘故,口音给人以违和感,所以她平时以书面和手语交流为主。然而表白的时候,硝子一改往常对口音的自卑,男主想用手语还被拒绝了,这是她第一次如此明确地坚持自己的意愿、表达自己的心声、直面自己的缺陷,简直打脸说硝子是大型道具的看客。



可惜男主也听障(x),居然把喜欢听成月亮还没听懂哈哈哈(就算日语发音超相像,月色梗起码要能意会吧喂!)


  •  母亲与家庭 


两位母亲的设置真的是神来之笔,撑起了所有人物的丰富度。太太我爱你们!



硝子的母亲是一个强势的女人,凌厉果决,决不能忍受女儿被欺辱,发现硝子的助听器总是被弄坏后直接告到校长处。但强势的母亲总伴随着软弱的孩子,硝子的很多心事无法向母亲吐露。此外,西宫太太强势的护崽行为虽然一时之快,但不利于硝子长期的人际关系,对硝子喜欢自我归罪的心态更是雪上加霜。孩童社群鄙视告状叫家长的人,植野后来打硝子的时候也说“如果不是你,将也怎会沦落至此”。(讲道理明明是植田野恶人先告状)


将也的母亲则是一个坚韧宽容的人,发现儿子在学校的所作所为后的失望悲伤的泪光简直戳心。石田太太很干脆利落地去银行提出所有积蓄,带着将也找西宫太太谢罪。



有一个细节,石田太太谢罪回来后一边的耳环被硬扯掉了,血滴在衣服上,看着都疼。电影没有描述前因后果,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愤怒的西宫太太的报复行为,其二是石田太太自己扯掉,表示自己能共情硝子的痛苦。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二种。

当将也看着母亲流着血还微笑说“明天开始你要当个好孩子”时,内心一定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负罪感和自我厌恨感到达极致,所以才会有电影一开头的自杀情节。



除了两位母亲,硝子的妹妹西宫结弦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电影中的塑造可以说是不逊最近上映的《奇迹男孩》中的姐姐了。明知道母亲的目光更多放在硝子身上,却不会心怀不忿,反而一直保护着姐姐。



从谎称自己是硝子的男朋友,对将也充满敌意(一开始差点以为是百合cp),到冒雨去拍摄青蛙尸体,在家里贴满死去动物的照片,希望以此让姐姐畏惧死亡,结弦秉持自己的意志不断努力着,去维系家庭的羁绊。



虽然作者将男女主都设置成有兄弟姐妹的单亲家庭,好像有刻意合理化他们的心理问题和自杀倾向之嫌,但我看到的是:所有人都很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去建立关系,守护家人。有时候,是观众只把角色当成工具,以自己的价值观质疑行为逻辑,才会觉得空洞扁平不可理喻。


  •  桥与摩天轮 


桥之章和摩天轮之章实在太精彩了,让原本还有一丝狗血味的故事变得深刻扎实。

为了重新给硝子一个“幸福的小学生活”,将也把早已分道扬镳的“朋友们”聚在一起,组织了游乐园之行。按植野的话来说,凶手和被害者怎么还能愉快地玩在一起,真是恶心的朋友游戏。无论观众怎样不认同植野的看法,将也潜意识里还是担负着这种罪责。

大家一起坐过山车、玩飞椅、开天鹅船,将也一幅灵魂离体的样子傻笑着,他面对着内心的拷问:


怎么回事,我(这样的罪人)居然会感到很开心?这种感觉,就好像我们之间是真正的好朋友?


这是所有人共同构筑的滤镜,只要软弱一些敷衍一些就可以永久安眠于梦幻泡影之中。然而植野不是能忍受朋友游戏的人,她向来无所畏惧无所怜悯。在摩天轮上,她很直白地坦诚自己对硝子的厌恶,并说明了原因:硝子从未主动去了解大家,每次遇到问题就用“对不起”、“都是我的错”的弱者姿态来回避交流,最后只能由家长和老师代替她出面,也就是所谓的“利用大人”。

虽然植野的看法同样基于自身的立场,是毫无同理心的主观臆断,但她确实点出了硝子的问题所在:不接纳自己和没有与他人好好沟通的勇气。这两点是因果相关的。是以看了录像的将也和结弦也无法对植野生出愤怒怨怼的感情。


如果说摩天轮之章是借植野之口,展露硝子无辜无害形象后的一隅阴翳,之后的桥之章则是借将也之口,肢解这一场朋友游戏中的“和谐”与“理解”。

白莲花永川在小学的霸陵事件中是藏得最深的帮凶,有意无意地引导着这一切发生,却能在责任和良心上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但是她自己毫无知觉,当植野和将也揭露出“真面”,其不可置信的否认中含有真心的冤屈和愤怒。



植野认为自己爽直利落,表里如一,轻视他人评价,敢于直面罪与罚,生平最恨软弱伪善者。她对自身的价值观毫无怀疑,也坚定践行着,但所作所为却是全剧最黑。在桥上,情绪崩了的将也直接说出自己对植野的看法:蛮横霸道。

植野是全剧看得最清晰但同时也是最没有共情能力的人,她的自我太强大所以看问题全从内因出发:硝子没法结交到朋友不是因为生理障碍与社会环境的压迫,而是她人格的问题,所以我讨厌她。完全是自我中心主义的逻辑。



帅T佐原应该是最没有黑点的人了吧,小学时能顶着朋辈众意的压力和硝子做朋友,过山车上与将也剖白,说自己变得更勇敢了。结果桥上直接被怼完永川和植野的将也戳穿:你只会逃避和自责,不过是一个胆小鬼罢了。


在自身为“真面”的,在他人眼中可能是“假面”。最后大家不欢而散。

我相信作者之所以设计这样一段冲突并非想炒作出一段塑料小学同学情,而是想说:普通人之间的差异都是很大的,想要相互理解是很困难的,但正因如此,所有交流的努力才显得珍贵。


  •  “死亡”与和解 


硝子自杀这段是被喷的最厉害的,虽然一开始我也是懵逼的,明明都烟花祭约会要HE了,怎么转身就去跳楼啊。



一方面可能因为漫改电影的篇幅限制,何况引进国内据说又被删了二十几分钟(mmp),另一方面是引领全篇的两个核心问题还没有解决:

其一,硝子仍然认为“自己只能给予周围人不幸”。

其二,主角团们仍未领悟该如何超出自身局限的“主观善意”来关怀他人。


第一个问题明确了《声之形》不是一个讲述“原谅霸凌者”的故事,而是一个“自我归罪者如何认同自身价值”的故事。虽然硝子和大家玩得很开心,但自卑自贱的情结始终未好转。有一幕是硝子和植野再遇时,植野又抢了助听器,硝子依旧“受害者先道歉”,然后被植野嘲讽“毫无变化”。

这句“毫无变化”对硝子来说是重击,无能无力感增强了自我厌弃。摩天轮上植野自以为的破颜之拳对硝子来说是绝对的毒药。不是所有人都能“破而后立”的。


硝子义无反顾地从阳台上跳了下去,被将也拉住,然后近乎以命换命地救下了硝子。再然后将也在医院中被抢救,植野在医院外暴打硝子,西宫妈妈也加入混战,场面一度失控。

在痛苦与泪水中,硝子终于领悟到为什么自己总会遭遇不公对待。因为只要和硝子相处,就会产生“罪”的感觉。尽管她不是有意的,伤害却实然产生。这种伤害不是她的死亡可以抹消的,相反,她的自杀否认了将也、妹妹、妈妈和佐原在内所有人的努力。



至于第二个问题,将也是在拉住坠楼的硝子时明白的。学习手语也好,帮助硝子找到新朋友也好,都是将也从自己的角度想当然的“赎罪”,是一种自我满足。他从未真正对过去的所作所为认真道歉过,也没有探寻过硝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正如漫画中西宫太太一语道破的:


无论你如何死命挽回,硝子原本应该幸福的小学生活也不会再回来了。


认识到这一点本身我觉得就是最好的赎罪了,真有几分大名著《复活》的味道啊。

最后,将也康复,桥上定情(x),各自自我宽恕,主角团坦诚相见,既接受了自己的缺陷,也容忍了他人的特质。

看到植野比出笨蛋的手语,硝子回了一句八嘎的时候真的感动哭。被肢解的“友谊”在此处重构了,就算是不认同也不相互鄙视,就算是不一样也不妄自改造,这才是真正的交流和理解吧。



最后补一段漫画版硝子写的信帮助理解吧(感觉像给植野的告白信是怎么回事)


我以往对自己的理解能力一直很没有自信,我无法判断自己感觉到的事情,是不是建立在真实上。我总是比别人晚一步知道事情的真相,就算问别人什么,我也只会堆起笑脸,用最安全的回答,小心翼翼不让对方不开心,以此弥补我的后知后觉。班上同学也许会觉得我是一个薄情又无趣的人,但我认为我这么做是合理的。妹妹因为我的缘故被扔石头,为了她,我很想变得和大家一样,想跟普通的孩子一起生活。但同时,我也给班上的同学添了麻烦。我在这两种矛盾的心情之间挣扎,渐渐地光是要强颜欢笑就已经精疲力尽了。所以那天在摩天轮上,当我明白了你察觉了我所有烦恼的根源时,我真的很开心。


评论(9)
热度(485)
  1. 共2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缄口学惜言 | Powered by LOFTER